「面對害怕,你找到相處方法了嗎?」
「不要怕」也許可以改成「我也會害怕,但我試著面對它,一切會變好的。」
🔸書名:#我和怕怕
🔹作者:法蘭西絲卡·桑娜
🔸出版社:字畝文化
🔹內容:#友誼 #上學 #情緒
(摘自網路介紹)
移居到新國家的小女孩,即將開始到新學校上課,她的小夥伴「怕怕」總是告訴她:別跟其他人打招呼,自己一個人待著就好,要拒所有事情於千里之外。小夥伴「怕怕」愈長愈大,不願意放開小女孩,更不願意鼓勵她去認識新朋友。直到有一天,一位男孩伸出了友誼的手……
———以下為心得分享———
我是因為開學季又到了阿~~~~借了這本書跟哥哥一起閱讀和討論
(哥哥小班的時候歷經半年的適應阿~~)
以前我還不是很清楚的時候,不理解為何一直哭,常常陷入請他不要哭但卻哭得更嚴重?!哈哈哈哈
後來看了一些書才能理解,詞彙不多的孩子,要說出自己正在經歷的心情是很難的事(有可能這種心情是第一次碰到XD)
而且表現的方式,有時會讓人會錯意~像是故事裡的小女孩因為太害怕了,變得提不起勁,連晚上睡覺都感受到。
我家哥哥只要「害怕」就會用「哭」的來表達,新環境、新事物、不會的事情都讓哥哥害怕;也有遇過「害怕」手足搶走父母的愛,變得「易怒」或是「行為退步」來獲得注意。
後來我表達:我想聽聽看哭的原因並且想幫助你變回笑笑的,才知道背後深層原因是害怕阿..
以下三個步驟是歷經哥哥上學的害怕期,我們每天一直重複做的事
1.媽媽能理解你的害怕(媽媽我小時候也有過喔,我是怎麼過來的)
2.媽媽願意陪伴你面對,你可以說給我聽,說完就會覺得好多了
3.我們一起想想有甚麼方法能讓你感覺好一點?每當害怕出現時的冷靜儀式(ex:親親抱抱、深呼吸、對自己比讚、念神奇咒語...等),
慢慢地心情穩定多了,也能好好地說明他在擔心或害怕什麼,而不是哭鬧➕地上打滾讓我猜不透~
另外滿喜歡書中的比喻,將怕怕以一種可愛生物表現,它會變大或變小,但不會消失,我們需要找到與它和平共處的方式。
是啊,害怕怎麼能完全沒有?
我現在也會提醒自己少跟哥哥說「不要害怕」這句話,老實說做起來是真的蠻困難的😂,而且孩子會接收到怕就是不好的。
「不要怕」「不要哭」這類型的話語有著大人的權威,似乎不容得孩子有這些反應。
但我們即使成長到成人,還是有害怕的人事物,就像我育嬰假要回職場,也是有著各式各樣的害怕阿~~
所以不如先接納情緒吧,這種我們以前認知的負面情緒本身並沒有問題,有問題的是我們用負面的方式處理它,最終導致身心疲憊不堪。
接納後,就能好好認識是甚麼原因讓我們害怕,並且找到能夠處理的方式,像是找人傾聽、聊聊獲得新想法、學習、調整時間之類的。
雖然這本故事設定在轉學情況
但對於第一次要離開溫暖的家,從父母的教導進入學校生活的孩子,何嘗不是「轉學」呢?
雖然不是每個小孩都對上學產生害怕
但題材蠻好的,值得一讀